防疫不误结案 微信助力执行

发布时间:2020-02-20 |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浏览数:41754 次

在今年春节疫情期间,惠城区人民法院(简称惠城区法院)执行干警一边按规定进行抗疫,一边创新方法办理案件,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并结案,得到了当事人的肯定。

疫情阻执行 线上开新路

为了不让疫情影响工作,惠城区法院执行法官马家驹团队早部署早安排,组织本团队法官和执行员认真研究对策,创新执行方法,线上执行成为他们的新武器。马家驹团队有法官和执行员4人,都是年轻人,对新生事物容易上手。他们密切关注疫情的形势,布置线上执行的工作,并在微信群组织团队进行了学习。14 日,团队两干警一天利用微信群结案3件。

当事人足不出户 微信执行案件和解

“好的,你把缴交执行费的凭证截图发给我,上班后你们在执行和解协议上签名并提交我。本案执行和解。”

14日下午4点36分,惠城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员蔡俊威在微信工作群促双方当事人和解并电话确认。

2016年,被告田某向原告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借款110000元,但从2019年2月起拖欠本息,原告经催收未果,遂诉至惠城区法院,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偿还贷款本金八万九千多元及利息等。判决生效后,原告于2020年1月8日向惠城区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蔡俊威接案件后,立即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执行通知书确定的内容履行义务。被执行人称因家人患病而借钱医病,故贷款就没有还上,争取尽量还款。执行干警通过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惠东某单位上班,被冻结的账户也只有零星存款。执行员蔡俊威抓住有利时机,再次告知被执行人如不履行义务,将依法作出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向其所在单位通报,会对其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应该想办法尽快履行义务。经执行干警释法后,被执行人表示自己因家庭原因经济困难,但是愿意和申请执行人协商解决,并希望解除账户冻结以便生活。

春节前夕,双方因忙其他事务而没有确定和解协议,春节后又因疫情发生未正常上班。13日,蔡俊威一边值班,一边处理案件,再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并告知被执行人如无法和解,将依法强制执行。田某承诺两天内答复。14日下午,在确认双方有和解愿意后,蔡俊威建立了微信工作群,主持双方当事人线上和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该案件得以和解结案。

同时,因被执行人被冻结的账户是日常生活的水电费代扣账号,鉴于其已偿还了部分欠款,经执行干警协调,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该账号的冻结。申请执行人和住在惠东的被执行人对在特殊时期,执行干警用心执行的工作表示满意。

法官值班兼顾执行 2宗涉民生案件执结

2月14日20时许,执行法官马家驹收到申请执行人张某通过微信发来的书写收条的视频后,在抗疫期间的2宗劳动争议案件,在执行法官的努力下圆满执结。

张某、甘某与惠州市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惠州市惠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解调书,确认该公司应向张某支付工资2400元、向甘某支付工资5000元。调解生效后,该公司未能如期支付,张某、甘某分别于2020年1月10日和14日向惠城区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马家驹收到案件后,马上联系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周某,但周某称公司已放假,只能春节后再处理。马法官经查询,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

14日下午3时,马法官利用值班时间,再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告诫被执行人如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经做思想工作,周某同意履行义务。马法官考虑到在疫情期间,又是工人工资案件,遂提出加微信确认。马法官将相关法律文书、法院账户发给周某,要求其将两个案件的执行款及和执行费转入法院账户。5点10分,周某将付款凭证通过微信发给马法官。经过确认后,马法官告知两申请执行人执行款将通过线上转账方式支付,要求其在家里写好收据寄法院。8点12分,两申请人先后录制书写收据的视频通过微信发给马法官,两宗涉民生案件得以执结。